邹城市润德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青少年心理咨询 , 辅导 , 行为矫正 , 心理矫正 , 综合素质提高
孩子深受焦虑抑郁困扰,恐惧上学,润德青少年基地帮孩子重回校园


咨询人:孩子妈妈

孩子年龄:15岁/女

指导老师:王玮珠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孩子是一名初中二年级女生,名叫涵涵(化名),15岁,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致使孩子在与同学交往中缺乏安全感,总是采取退缩和过度的自我保护和关注,产生焦虑抑郁、厌学,并伴有自残现场发生。孩子去学校会感到焦虑,后拒绝回到学校。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基于对全国超过3万名青少年调查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14.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抑郁风险。

2023年10月10日,在北京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报告显示,高中生抑郁检出率超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超30%,而小学生的抑郁检出率超10%。

今 天主人公阮女士,孩子今年15岁,正在读初二,由于在家庭中过度保护孩子,致使孩子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缺乏安全感。

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认知较低,孩子感受不到来自家长的理解,缺少来自家庭情感的良性陪伴,而产生去依赖其他事物。孩子母亲对孩子有明显的担忧情绪显现,对孩子的教育属于传统教育中的说教式,孩子父亲教育方式较简单粗暴,没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没有给孩子设立良性学习观念。

现在孩子不能听到“上学”“学习”等字眼,孩子去学校会感到焦虑,后拒绝回到学校。

在寻找多方求助无果后,经朋友推荐,我们找到了润德青少心理成长基地,经过王玮珠老师和她的团队努力,涵涵(化名)逐渐克服了消极思想,回到了学校,并且也找到了自信,现在和同学关系处理的非常好,之前的阴霾也挥之而去了。

01

以下内容由第 一人称自述,已经过本人同意

涵涵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孩子,很多时候都会有自己的主意。独立性也非常强。这一点也让我非常欣慰。 平时孩子也非常懂事,会帮助我做一些家务劳动。家庭氛围还是比较愉悦的。

涵涵平时喜欢绘画,精神也正常。语言表达也都没什么问题,性格稍显内向,在朋友面前会装作很轻大,其实当感到压力时,就会比较多的负面思想。遇到困难会退缩,很少去想如何克服困难。孩子的爷爷奶奶为了缓解孩子焦虑抑郁情绪,经常会给她零花钱,所以孩子在出现紧张的情况下,就会疯狂要钱。而下面发生的这次事件成为了导 火 索。

唯一一次事件开始改变了

孩子初一的时候和班级里一个比较霸道的同学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一次非常激烈的冲突,甚至把桌子都掀了。经过这次事件之后,由于在家中,我们对孩子保护特别好,从来没经历过这种事情,可能是被吓到了,对她产生了很大心理阴影。于是孩子主动找了学校心理老师调解,但是经过调节,还是不想去上学。学校心理老师建议带孩子去心理医院看一下。于是我就带孩子去了我们这边一家心理医院做检查。经过医院检查,孩子患有抑郁情绪,并且开了一些药物。回到家后,孩子却拒绝服用药物,以为没有必要。我也没有办法强制她服药,于是就让她在家修整了一段时间才回的学校。

孩子上初二,我考虑到上次事件对她的影响,就跟学校协商,给孩子换了一个班级。开学的时候孩子去了新班级。这个班级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孩子都是比着学习。这也让涵涵学习压力非常大,她曾经哭着对我说自己很想上学,但是感觉太难了。这个时候,涵涵感到非常无助。而我还有孩子爸爸并没有理解,也没有做什么引导。只是带涵涵再次去了心里医院。但是回来后,涵涵还是拒绝服用药物。我们知道涵涵脾气,也没有强求。继续让她正常上学,并且周 末还会上补习班。直到有一 天晚上,涵涵是在忍受不了长期失眠的痛苦,在自己服下了之前医生开出的药物(大概20多片),当我和爸爸发现后,顿时被吓坏了,赶紧带孩子 去医院洗胃。还好发现及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孩子也是非常懊恼,希望尽快改变自己的现状。

02

进入润德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后,在王玮珠老师指导后,我才明白孩子会出现抑郁,逃避困难等情况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这和我们在平时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孩子出现了这种状况。让孩子遭受不良情绪的困扰。

过度保护孩子会让孩子无法独立成长

涵涵出现这种状况,都怪我当时出现苗头的时候,没有及时处理。孩子再绘画的时候就总是在无意中就会展现出来一些负面情绪,当时我没有注意,认为孩子这样画是为了匹配整体画感,现在再去想想,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通过学习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因为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才是导致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关键。所以,我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爸爸虽然不像我在管孩子方面这样面面俱到,但是也非常关心孩子,对孩子也是照顾的非常周到,基本孩子是在我们过度保护中度过的。

正式由于我和孩子爸爸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导致孩子再遇到问题,困难就会退缩,想要逃避困难。不懂得如何社交,在与同学交往总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从而导致孩子逃避学校,不想上学,产生抑郁情绪。

老师指导

王老师说道应该教育性内容结合进去,这样有利于对涵涵在学校适应良好上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短期内,降低对于学习任务的畏难情绪,进一步减弱孩子对于学校的焦虑情绪。其次,从长远来看,利用孩子的绘画爱好,让我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插画师)。另外,要使涵涵学会良性人际交往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时可以做到与他人良好有效的沟通,同时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采取积极的方式去解决,而不是消极面对。

我和老公的管教方式影响孩子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对涵涵保护是全方位的,我们认为不可以的事情,就会不会让她去做,不太顾忌孩子感受。比如孩子想自己出去走走,我们(尤其是我)觉的孩子自己出去不安全,就不允许,只能家长陪着才可以。这也是造成孩子无法独立的重要因素。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涵涵过度保护,使得涵涵缺乏独立性。这种大包大揽的行为,没有顾忌到孩子成长。

老师指导

王老师指出问题所在,由于对孩子过度保护,是导致孩子无法独立成长的关键,孩子在过度保护中,就会丧失自主成长,产生依赖感,并且对别人会产生排斥,也会逃避很多问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信念除了与孩子早年生活经验的关系外,在以后的生活也会一直存在。所以要改变,必须打破现存在的教育弊端,重新规划新的教育方式,才有有助于孩子成长。

王老师还提醒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出现反复,这也属于正常现象,这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作为家长的我们长期努力,改变自己,接纳孩子,孩子才能真正走出来。

03

在学习之前,我没有想过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也从未认为自己这么做有什么问题。

毕竟我对孩子的是毫无保留的,孩子再出现问题的时候,我曾经还以为孩子是装的,并且责备过孩子。

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

经过王老师指导后,我才明白,对孩子保护是需要有衡量标准的,过度保护孩子会产生反效果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改变从现在开始。

在后续的时间里,我们给予女儿更多独立空间,并且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引导孩子如何社交。

在这过程中,女儿也感受到我们的改变,孩子心情也逐渐开朗起来了,更多的是孩子愿意和我们交流,会把很多之前没有说过的话说出来。孩子说:在以前的生活里,常常会感到非常压抑,不知道该给谁诉说,不知道怎么诉说,没办法只能自我保护起来。当看到爸爸妈妈的改变后。这才有勇气把之前没有说过的话说了出来。

又经过一段时间,孩子说想去上学了,我们怀着略显忐忑心情,送孩子去了学校。这次孩子没有在想以前那样,整个人变得开朗起来,和同学关系相处非常荣融洽,看到孩子能够开心复学,我们也是打心底高兴,看到孩子幸福的表现,我们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Zui 后我想说,如果孩子有像我们这种情况的,家长不知道如何处理的,那么,就做一次正确选择,润德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确实改变我们。

润德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好的家庭环境才能让孩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长中出现了问题,父母需要做的是接纳和帮助。

但是接纳不是放任不管,不代表当孩子的行为干扰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听之任之、无动于衷。

而是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渴望和需求,明白孩子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的原因,并帮助他走出困境。


发布时间:2024-09-07
展开全文